购彩中心入口大厅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购彩中心入口大厅 > 新闻动态 > 好个精算师冰心!揭林徽因烟酒不离身,自己却动用军车运送席梦思

好个精算师冰心!揭林徽因烟酒不离身,自己却动用军车运送席梦思

2025-07-06 07:30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1933年,冰心写的短篇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一出来,大家心里都明白,这明摆着是在说谁呢。

在这个小故事里,冰心不只讲了太太的风流韵事,还屡屡提及香烟,至少提到了十次。不光是太太自己喜欢抽,就连来家里的诗人、哲学家、医生,她也热情邀请他们一起抽。

烟雾缭绕成了整个场景的背景,按冰心的说法,就好像林徽因一旦和香烟扯上关系,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形象就要崩塌了一样。

其实,林徽因的形象,可不是靠抽几根烟或者喝几瓶小酒就能定下来的。

徐志摩1928年欧洲旅行结束后,一回到国内就立马去见林徽因了。他在给陆小曼的信中提到:

林小姐风采依旧,说话依然利索,兴致高涨,现在还学会了抽烟卷和喝啤酒呢。

可以这么说,冰心想通过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达到的目的没实现。但这次没成功,并没妨碍冰心之后在其他领域的表现。

其实冰心如果走会计这条路也挺好,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成为精算师,文学创作或许真不是她的必经之路。

冰心的处事圆滑,真是让人挺佩服的。

抗战开始后,冰心一家老小跟着冰心和吴文藻搬到了昆明城外。冰心在附近的一个师范学校教起了书,而吴文藻呢,他在云南大学建起了社会学系。

1940年夏天的时候,冰心接到了宋美龄的邀请,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
宋美龄叫冰心和吴文藻去重庆,那时候重庆是战时的首都。吴文藻被安排去做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室的参事,而冰心呢,则成了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文化事业组的组长。

那就去呗,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,不过冰心这一兴奋,有些事就真的做得太过了。

冰心带着娃和佣人,从昆明飞到重庆,他们还特地用了一辆大军车来拉行李。最让人惊讶的是,那堆行李里居然有张席梦思大床。

冰心说,她睡觉认地方,要不是这张席梦思,她可能睡不好觉。

打仗的时候,汽油和军车都非常紧张,前线供给都来不及,用军车实在太贵。就为了让自己能睡个好觉,花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,看来,这位冰精算师是真心觉得,自己的睡眠比啥都重要。

自然,这份恩情,她一直铭记在心,算是欠了蒋夫人宋美龄一个人情。过了七八年,她心中的感激之情还是按捺不住,一有机会就忍不住想要表达出来。

我碰到过的很多女士里,还真没见过像夫人这么机灵聪明的人。

宋美龄不只是个冷冰冰的政治代表,也不是那种让人反感的权贵太太,她其实是个活生生的女性,既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德,又接受过西方现代文明的洗礼,还特别擅长与人打交道。

文章里对宋美龄的大力称赞,简单说来就是,“无人能及”。

说实话,宋美龄靠着她的本事和人脉,确实给妇女儿童还有中国空军帮了点忙。但要说像冰心那样,把她夸得天花乱坠,确实有点太夸张了。

在和宋美龄、蒋介石夫妇关系密切的同时,冰心也和共产党的周恩来等人悄悄搭上了线。

冰心老年的时候,对和蒋宋夫妇的交往总是藏着掖着。她很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,到了晚年,在《我和老伴吴文藻》这本书里,聊起自己抗战时候的政治角色,冰心明显是在挑轻的说,避开了重要的部分。

我这个被冠以“社会名人”头衔塞进行政会议的成员,每个月就拿一担大米当薪水。

得需要多少袋大米,才能在打仗那会儿,让军车跑上千里地,只为了送一张软床垫过来。

那个被她暗指的林徽因,在战争期间究竟是怎么应对的呢?

1937年9月5号,梁思成和林徽因带着一家老小,经过二十多天的辛苦赶路,好不容易到了长沙。林徽因身子本来就弱,这一路折腾下来,累得不行,一到长沙就病倒了,发起了高烧。

梁思成费了好大劲才租到一个小屋让全家人住下,在那个窄小的空间里,从战乱地区逃难来的朋友们,经常凑一块儿,倾诉心里的烦闷,一起琢磨中国的明天会咋样。

后来,长沙被日军飞机轰炸,变得不再太平,梁思成一家只好搬到云南去住。

林徽因在给朋友费慰梅的信里,心里的难过藏不住:“咱们国家现在还没准备好,没法让我们在战争中发挥作用,到现在,咱们也就只能算是‘战争的负担’罢了。”

在林徽因心里,个人的烦恼总是只占一小部分,哪怕身体不好,经常生病,但她心里最惦记的还是为国家做点贡献。

到了昆明,梅贻琦校长找上了梁思成和林徽因,请他们为联大盖新校舍出设计图。

他们花了好几个月时间,改了又改,终于弄出了一个三层砖木结构的设计图,可没多久就被打回来了。原因是学校资金大幅缩水,只剩下原来的四成,而且这四成钱还不一定能全拿到。

梁林夫妻俩没办法,只好把原来的设计改成两层楼,但没过多久,又改成了平房。接着,砖墙也换成了土墙,到最后,连屋顶都改成了茅草盖的。

林徽因几乎每修改一稿都会伤心落泪,她知道现在局势不容易,也痛心这世上如此之大,却连个安稳放书桌的地方都难找。

昆明也不安全了,梁林夫妇没办法,只好又一次搬到李庄。这一路上真是折腾人,林徽因因此高烧了好几个月都不见好。

这几年来,她从北京开始,一路上颠沛流离,逃难了好几万里,和梁思成把几乎所有的贵重物品都丢光了。但唯一没丢的,是他们战前和营造学社同事一起调查的古建筑原始资料,这些资料被他们紧紧带在身边,保存得完完整整。里面包括了好几千张照片、亲手绘制的测量图、还有各种记录。这些,对他们来说,是最珍贵的宝贝。

在李庄上坝那座四面都能吹进风的简陋农房里,梁林夫妇打算用英文来编写和描绘一本关于中国建筑历史的书,名叫《图像中国建筑史》。

不难想象,这是一本多么了不起的大作。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,一台老旧的打字机咔哒作响,一幅幅精美的插图被细心勾勒。只要林徽因身体稍微好转些,她就会半倚在床上,翻阅各种书籍资料,为书稿增色添彩、查漏补缺。

她只有一张床,还是那种用帆布做的,像军队里用的那种简易床。床边堆满了好多粗糙又泛黄的土纸,纸上密密麻麻写着她生病时的笔记。

梁从诫曾经问妈妈:“要是日本人打过来了,咱们该咋应对呢?”

躺在床上的林徽因眼神坚毅地说:“咱们中国的文人墨客,多少都有点后路可走,你瞧瞧,咱家门口那条长江,不就是条活路嘛?”

心怀大志的人,不会被小事细节所牵绊;爱嫉妒的人,总是对每件事都斤斤计较。冰心和林徽因的不同,可不止在抽不抽烟、喝不喝酒上。

就这样完了。
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